北京大学“成功老龄服务社会创新教学实验室”申报论证会举行

发布者:徐洪菊发布时间:2023-09-18浏览次数:43

北京大学新闻网9月16日电  9月13日下午2时,由人口研究所、体育教研部、校医院、护理学院、智能学院联合筹建的北京大学“成功老龄服务社会创新教学实验室”在第二体育馆体医融合创新实验室召开申报论证会。出席论证会的学校联合论证组领导有: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副部长周勇义、社会科学部副部长郭琳、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综合办主任张媛、社会科学部基地办主任刘睿。实验室与会人员有: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党委副书记王东敏、北京大学医院内科主任李卫菊、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助理研究员周伟娇、北京大学智能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家文及实验室部分成员。会议由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陈功主持。

陈功介绍了五个学科共建实验室的时代背景、现实意义、教学科研任务、现有资源、科研成果等概况。他表示,五个学科共建后,实验室将围绕服务国家重大人口战略,把思政课程、劳动教育等可供全校学生通选的内容纳入实验室教学体系,以北大的人文情怀为基调,打造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多学科实验平台。届时实验室设备、课程将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

学校联合论证组围绕实验室建设内容、现有课程、科研产出等方面与实验室创建团队展开了讨论,双方就成功老龄服务社会创新教学实验室建立后的进一步教学科研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郭琳表示,社科部一向支持多学科交叉的文科试验平台建设,实验室建立后,要从老龄服务角度推动学校新文科发展。郭琳希望实验室发挥自身优势,区别于学校原有的实体科研机构,以创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实现五个学科的共同发展。

周勇义表示,实验室是北大新文科、新医科、新工科进一步交叉融合的产物。未来实验室的发展,要突破过去的传统模式,将五个学科深度打通,建立服务全校的教学科研公共平台。作为学校实验室的运行管理部门,设备部将对实验室今后的运转和发展提供支持。他希望,合作的五方能够将分散的实验空间逐步集中,通过联合平台的建立,拓展新的学科增长点。他还介绍了学校虚拟仿真平台的成立过程和运行情况,希望实验室建成后可以将虚拟仿真平台等校级平台纳入合作的范畴,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陈功代表实验室团队对学校联合论证组表示感谢。他表示,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五个学科联合共建,在优势互补中形成合力,依托联合实验室进行创新和探索,通过网络搭建平台,资源共享、课程互通,最终实现服务全校学生、造福当代老年人的共同愿景。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社会科学部分别表示,他们全力支持实验室的成立,在学校予以备案,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并希望实验室做强做大后,积极承担全校教学科研任务,增进院系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