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在上海崇明举办长江口湿地国家站揭牌仪式暨野外站发展规划研讨会

发布者:徐洪菊发布时间:2023-11-22浏览次数:75

复旦大学新闻网11月16日电  20231111日,复旦大学在上海崇明东滩商务中心举办上海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揭牌仪式,同期召开国家站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发展规划研讨会。会议由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生命科学学院承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南京大学教授安树青、国家林草局湿地司副司长鲍达明、中国林科院研究员崔丽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葛剑平、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所研究员韩广轩、厦门大学教授黄邦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研究员黄小平、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雷光春、清华大学教授林光辉、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骆永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研究员吕宪国、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汤臣栋、中国科学院亚农所研究员王克林等14位学术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平台中心数据与野外台站处处长石蕾、上海市气象局副局长雷小途、崇明区科委主任施志琴、上实东滩集团副总裁邹丽东等国家和上海市各部门领导,以及东滩保护区等共建单位和兄弟台站负责同志、复旦大学各职能处室、生科院、大气海洋系及环科系领导和台站部分学术骨干,共90余人出席会议。大家共同见证了长江口湿地国家站揭牌仪式,听取了台站建设进展汇报,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建议。

张人禾代表复旦大学致欢迎辞,他表示,复旦大学十分重视长江口湿地国家站的建设,已将其纳入学校“双一流”建设重点项目,投入专项经费支持台站建设,希望野外站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为国家及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生态智慧。

石蕾代表科技部平台中心感谢各位院士、专家对野外站建设、发展工作的密切关注、长期支持和指导,对与会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请各位专家畅所欲言,为野外站建设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随后,张人禾、鲍达明、汤臣栋、雷小途、施志琴、邹丽东共同为长江口湿地国家站揭牌。

与会专家、领导和嘉宾听取了长江口湿地国家站站长李博所作的工作报告,李博系统回顾了长江口湿地站建站25年来的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了获批国家站三年来在科学观测和研究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及面临的关键挑战。青年学术骨干代表吕少宁、朱秀萍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和工作进展做了学术报告。

学术委员会专家对李博所作工作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肯定了长江口湿地国家站前期建设成效,并对野外站发展积极出谋划策,提出各自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各位专家一致建议,长江口湿地国家站要继续强化高质量观测研究,结合自身优势,在指标体系、建设模式和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多做探索和创新,为其他湿地站提供模板。对于台站亟需解决的建设用地需求问题,汤臣栋代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表示,会做好积极的沟通协调工作,希望台站能更好地支撑上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张人禾谈到,长江口湿地站应瞄准国家需求和国际前沿,进一步加强大气对沿海生态系统影响的观测研究工作。

雷小途、施志琴、邹丽东等上海市及崇明区职能部门领导,以及各兄弟单位负责同志也先后发言,对野外站已取得的工作成绩表示赞赏,并希望进一步加强和长江口湿地国家站的紧密合作,围绕本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任务重大需求,形成合力,破解共性问题,共同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上海2035”生态之城建设、长江口国家公园建设等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李博对会议进行了总结,衷心感谢大家对台站前期成绩的肯定和针对未来发展所提出的建设性建议。他承诺将积极落实这些建议,希望和大家共同努力,把长江口湿地站建设成为全球河口海岸区域具标志性的生态学观测研究平台,更好地服务国家、长三角区域及上海市的生态文明建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