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牵头成立上海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联盟

发布者:徐洪菊发布时间:2024-05-31浏览次数:28

同济大学新闻网5月29日电  一石一木皆成景。三好坞的亭台楼阁间,一位位水袖半掩面的“杜丽娘”在错落有致的江南园林中吟唱,婉转悠扬。举手投足间,仿佛置身于一幅清新的山水画中。

528日下午,“赓续中华文脉,培育时代新人”主题展示活动暨上海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联盟成立仪式在同济大学三好坞室外园林举行。

上海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联盟由同济大学牵头,首批成员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8所上海高校,旨在创新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拓展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路径,助力“大思政课”建设,努力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传统文化育人联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导高校师生在实践中巩固文化自信,凝聚文化认同。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导演滕俊杰,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广明、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宣传处处长赵扬出席成立仪式,吴广明、赵扬致辞,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视频致辞。来自各联盟首批成员高校的负责同志,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上海昆剧团等单位的相关负责同志,以及来自联盟各学校的师生代表参加。

吴广明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根基和灵魂。要充分利用联盟这个平台,架设各高校之间、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之间、学校和专业院团之间、教育和社会之间交流展示、互鉴互助的桥梁,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育人格局。

谷好好表示,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的象征。希望通过联盟,有力赓续中华文脉,构建戏曲美育生态,激发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赵扬表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希望联盟突出思想引领,引导学生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聚焦育人关键,打造有新意、有人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健全协同机制,合力增强育人实效。

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联盟将积极开展“展览+”传统文化系列推广、“表演+”传统文化系列展示、“实践+”传统文化系列体验、“数智+”传统文化系列传播等各类文化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成立仪式上的这场园林实景版昆曲《牡丹亭》,由同济大学和上海昆剧团联合出品,来自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高校,以及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共同为现场观众带来沉浸式视听体验。从唱腔到身段,从化妆到服饰,每个细节都展示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传统戏曲在校园焕发出勃勃生机。

“很荣幸能成为昆曲文化的传播者,这次在学校园林中演出,很是独特,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表演让昆曲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继续绽放光芒。”杜丽娘的扮演者之一、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罗富予感慨道。

现场演员、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学生、来自喀什的同学阿迪拉和麦哈巴说,她们从小接触的新疆歌舞节奏很快、比较热烈,但昆曲却悠扬婉转,演绎昆曲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每一个甩头、投袖都让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领略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昆曲典雅的曲词、缠绵柔曼的曲调让我们沉醉。”开场演员、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昆曲社的欧阳贝羽说,演出前,自己反复琢磨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词,希望将昆曲的韵味完美地呈现出来。

同济大学积极投身大中小文化一体化建设实践,大学主动对接附属中小学校,以京昆教育为抓手,积极开展系列沉浸式文化活动。

据了解,近年来,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市艺教委的支持下,同济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京昆)与上海昆剧团整合双方优势资源,通过演员海选、排练排演、台前幕后等,联合推出由非专业学生演出的昆曲经典名篇。这出特别版《牡丹亭》,是继学生版《长生殿》之后,专业院团与高校探索传统文化育人新模式的又一次尝试。

仪式现场,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体育大学的师生为观众分别带来民乐与武术表演,展示了独特的东方之美,也体现了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当晚,联盟师生代表还在同济大学大礼堂观看了昆曲电影《邯郸记》,这是我国第一部8K全景声昆剧电影,历时三年完成。观影前,导演滕俊杰,上海昆剧团两位国宝级艺术家计镇华、梁谷音与上昆党总支书记张咏亮等《邯郸记》主创代表,与观影师生分享了《邯郸记》的创作体会以及拍摄过程中的趣闻轶事。

此外,529日至30日,由上海昆剧团带来的典藏版上下本《牡丹亭》将在同济大学大礼堂连演两天,为师生送上唯美的昆曲视听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