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脑机接口,复旦大学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研究中心揭牌

发布者:徐洪菊发布时间:2024-08-18浏览次数:11

复旦大学新闻网8月4日电  8月3日下午,复旦大学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脑机中心”)正式揭牌。

历经超半个世纪探索,伴随一系列里程碑式突破,2023年被Nature Electronics誉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元年”。面对即将来临的脑机接口产业爆发期,复旦大学在神经工程、类脑智能和临床神经科学等交叉学科十余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成立脑机中心,旨在加速从机制探究、技术创新到临床与产业转化的步伐。

顺势而生,恰逢其时。立足科技前沿,中心未来将致力于服务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领域国家重大交叉融合战略需求,打造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原理探索、颠覆性技术突破与医疗健康应用新质生产力创新引擎。

 聚焦应用、打通堵点,跨越科技创新的“死亡之谷”

让聋人恢复听觉,让盲人重见光明,让瘫痪病人独立行走,让抑郁症患者重获快乐,让残疾患者通过想象操控机器臂……从感知修复到运动控制,脑机接口技术正让人类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照进现实。

作为一种革命性人机交互方式,脑机接口技术绕过传统的外周神经和肌肉,直接在人脑与外部世界之间架起了全新的通信控制通道,为脑疾病治疗、有效恢复人们因疾病或外伤丧失的运动功能和交流能力提供可能,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医疗、康复、护理等领域。

回溯领域发展过程,中心主任、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守岩用“逆向”二字来概括:“脑机接口最早是从临床发展起来的,比如医生把电极植入到脑疾病患者的大脑进行刺激治疗。但发展到现阶段,大家发现前进力量不足,因为我们对于神经调控背后机制还不够了解。” 

站在领域的另一端,中心副主任、脑科学转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舒友生则道出了许多科研工作者的苦恼:“很多老师从事脑疾病的基础研究工作,往往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即便探索出疾病的有效解决方案,也因缺乏其他学科的技术支撑,难以实现产品落地。”

如何才能架起科技前沿与创新转化的桥梁,跨越从实验室到应用场的“死亡之谷”?

成立之初,脑机中心就确立三大方向:神经调控机制及理论研究、脑机交互神经调控技术研发、神经调控临床转化研究,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转化应用三大环节充分融合。

从领导团队来看,中心集聚领域顶尖人才力量。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以政教授任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刘明、赵继宗等十位专家组成了科学与技术专家指导委员会。

从参与单位来看,中心发挥复旦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和附属医院优势,依托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联合脑科学转化研究院、脑科学研究院、大数据学院、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附属华山医院、附属儿科医院、附属肿瘤医院共8家单位共同建设。

从组织架构来看,中心力求打通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再到成果转化的完整链路,设置科学与技术委员会、产学研合作委员会、脑机接口机制研究团队、神经技术研究团队、临床转化研究团队等多部门。

由此可见,脑机中心不仅既是对复旦脑科学相关资源的系统整合,也是对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融合的全新探索。有别于研究院偏向基础研究的传统思路,脑机中心在临床应用和产业化方面展现出强劲动能。

 多年布局、厚积薄发,引领脑机接口领域前沿发展

成立脑机中心,于复旦而言,并非另起炉灶、从零开始,而是深耕已久、水到渠成。

过去五年,复旦在脑机接口领域共承揽了数十项国家科研项目,成为国内引领该领域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牵头建设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调控基础与转化分会、上海市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调控分会,连续七年组织“神经科技创新论坛”;两次牵头承担中国科协十大代表调研课题,发布《脑机交互神经调控前沿进展白皮书》;参与三项工信部“脑机接口揭榜挂帅”项目……

今年3月,脑机中心即将成立的消息一出,就得到许多老师响应。他们当中不仅有脑科学专家,更有来自数据科学、信息科学、交互芯片、系统集成、临床医学等各学科方向的人才。

“中心为复旦不同学科的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组织承担脑机接口项目,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开展学术交流和跨界合作。”中心副主任、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嘉漪说。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数字经济等众多产业领域,脑机接口技术展现出颠覆性潜力,脑机接口技术也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攻关领域、工信部未来产业聚焦领域,成为国家级重大科研战略任务。

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在材料、芯片、脑科学等多个关键领域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临床医学中心的高校,复旦大学在脑机接口的基础研究、智能技术和临床应用等各个环节,都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优势。

通过精心布局,复旦以医疗健康为核心方向,打造一流跨学科研究平台,汇聚多学科背景的前沿研究团队,承担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脑与类脑智能基础转化与应用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一系列亮眼成果——

Valerie Voon教授聚焦精神疾病的神经调控,实现抑郁症从调控机制、脑机交互理论到临床验证的交叉研究路径;张嘉漪团队专注研究纳米线人工光感受器修复视觉功能机制,研发人工视网膜实现全盲患者复明;魏大程团队实现集成有2700万个有机晶体管的仿生视网膜;孙雪梅团队研发基于纤维阵列的柔性多功能电极,实现分子、神经递质和神经生理信息多模态信息获取;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为微型化、智能化神经感知芯片、脑机交互芯片、类脑计算芯片等积累了丰富技术储备……

与此同时,复旦脑机接口领域成果转化持续加速——

许凯亮研究员突破超声成像极限,打造的超高速、超分辨率超声成像脑机接口系统实现成果转化,助力科研与临床诊疗;加福民博士聚焦脑脊接口刺激器,完成植入式神经刺激器临床前试验;王守岩团队研发多项经颅、迷走、外周无创神经调控设备已经进入临床……

在王守岩看来,脑机接口领域的科学发展路径将经历四个阶段——从“读脑”(运动、言语、记忆与意识解码),到当前发展如火如荼的“写脑”(神经功能调控与重建)和“读写交互”(大脑编程),最终达到“脑智融合”(类脑智能与数字生命),“纵观复旦现在所做的工作,已经全面覆盖了后面三个阶段”。

灵活交叉、虚体实做,打造神经调控领域研究高地

一场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沙龙,让来自附属肿瘤医院和儿科医院的专家、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员、脑机接口领域的投资人和企业家坐到一起。自由探讨,你来我往,灵感火花在此碰撞升华……

未来,这样的场景将会成为常态。

舒友生认为,脑机中心是虚体科研组织,却具备灵活性优势,能够有效打破院系壁垒,将散落于各院系、单位的科研力量有机融合,集中力量攻克关键问题。

为更好帮助大家开展合作,中心专门做了一本PI手册发放给每个成员,其中汇集每位老师的“学术简历”——包括研究方向、学术兴趣、承担课题、近五年发表论文等等。

“我们的根本逻辑在于如何帮助大家解决问题,而不是要求大家去做什么。”王守岩说,“虚体实做、人虚事实”将是中心的定位和方向。

从长远来看,脑机中心不仅将成为复旦重要的跨学科交叉平台,也致力于为上海乃至全国的脑机接口领域贡献力量,努力成为国际领先的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领域研究高地。

朝着这一目标,脑机中心将在三个关键维度上发力。

一是科研突破。目前,中心确立神经损伤、难治性脑疾病治疗这两大主攻的研究方向,通过组织申请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牵引各团队开展攻关;同时组织焦点议题研讨,支持各团队自由探索与融合,整合已有软硬件科研设施资源以提供支持。更为重要的,中心将集聚国内科研力量,做好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领域“智库”角色,积极参与政策咨询、牵头撰写项目指南、发表领域白皮书、承担中国科协与国家智库等政策课题,为我国脑机接口领域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二是加速转化。中心正积极推动搭建脑机接口创新转化平台,组建临床转化研究团队,为科研技术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变赋能,打造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前沿科技集群化转化路径。具体而言,将构建研发流程审评赋能、注册前置服务赋能、技术集成复用赋能、人才团队赋能、科技金融赋能五大赋能体系,通过前沿技术跟踪与评估和创新项目孵育与赋能,实现发现与培育世界一流的神经科技创新企业的目标。

三是人才培养。中心提倡在日常教学科研中开展跨学科交流,为脑机接口领域培育医理工交叉学术新人。为此,中心“从娃娃抓起”,设立“医工交叉探索”专项奖学金,鼓励不同院系、专业的学生两两配对形成小组,共同完成研究课题。第一期中,中心已对10组学生完成资助,未来还将通过校友捐赠进一步扩大奖学金规模。